-
完善電力市場體系 優化能源資源配置
電力是關系國家經濟發展、社會繁榮、能源安全的基礎行業。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是支撐高質量發展和新發展格局的應有之義。2022年3月,相關意見提出了“健全多層次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研究推動適時組建全國電力交易中心”等要求,為逬一步深化電力市場化改革明確了方向。近年來,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目前已基本建成“統一市場、協同運作”的電力市場架構,形成了銜接省間、省內,...
2023-11-28 -
海洋波浪能:助力海洋可再生電力
波浪能、潮汐能和近海風能,作為化石燃料的清潔和可持續替代品,具有巨大的潛力。波浪、潮汐渦輪機和風力渦輪機的動能轉換可以產生可用電力。我們的海洋中有大量的海上風能和潮汐流,通過風力渦輪機和潮汐渦輪機利用這種可再生能源早日實現全球可再生能源目標。通過利用潮汐渦輪機和風能等替代能源,我們可以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潮汐能轉換器在捕捉波浪力量方面尤為有效。波浪能發電的優勢1、資源豐富、可預測且穩...
2023-11-27 -
高比例新能源下我們需要怎樣的電力市場?
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大對新能源的發展力度,積極響應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與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目標。截至2022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12.1億千瓦,占全國發電總裝機的47.3%。據預測,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前提下,中國電氣化率將達到約70%,其中絕大部分需求由可再生能源供能。從政策角度,中國制定并實施了包括《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在內的一系列新能源發展政策,奠定了新能源在電力系統中逐漸提高的地位,并引得新...
2023-11-24 -
華北風光日發電力電量雙創歷史新高
近日,華北電網風光資源良好,新能源單日發電量、發電電力雙創歷史新高。其中,發電量首次突破20億大關,達到21.07億千瓦時、占發購電量的36.4%;新能源發電電力達到1.41億千瓦,占同時刻用電負荷的53.4%。目前華北電網新能源裝機2.6億千瓦,居全國區域電網首位。面對新能源裝機高速增長的壓力,國網華北分部深入總結新能源消納經驗,建立標準化促消納流程和后評估機制。做精做準新能源預測,持續開展新能源預測偏差分析,不斷完善...
2023-11-23 -
江蘇電網虛擬電廠接入規模超200萬千瓦
相關國網江蘇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獲悉,江蘇電網虛擬電廠目前已接入可調負荷資源超200萬千瓦,達到210萬千瓦,相當于白鶴灘水電站2臺水輪發電機組的裝機容量。據介紹,虛擬電廠是一種智慧能源管理平臺,可匯聚分布式電源、儲能裝置、新能源汽車等可調電能資源,既能作為電廠向電網供電,也能作為負荷消納電力,支撐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今年3月起,國網江蘇電力依托新一代調度系統著手建設江蘇電網虛擬電廠。目前,虛擬電廠已接入分...
2023-11-22 -
碳中和的技術體系:零碳電力系統中的零碳電源技術
零碳電力系統包括三個部分:零碳電源、儲能和電網。可利用生產成本有望持續下降的可再生能源(光伏、風能、水力等),通過零碳方式生產電力,并通過配合零碳能源使用的綜合利用服務,包括儲能技術的規模化應用,以及電網的智能調控,實現新型電力系統。零碳電力系統并非局限于單獨的能源產業,還包括新能源汽車、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多個戰略新興技術產業共同支撐能源系統安全穩定運行。(一)風電和光伏發電風電和光伏發電(利用風能和...
2023-11-21